来源:学鼎教育 时间:2020-04-05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传承优秀文化,追求卓越创新,促进国家社会文明事业发展。
战略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办学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守护大学精神、文化和价值,守护现代大学制度;倡导 “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守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确立教授在学校事务中的学术主导地位。
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文理医工的全方位融合发展。
办学特色: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
发展模式:综合性:多学科融合发展;研究型:突出学术研究的地位;开放式:对国际与海外、社会开放办学。
基本数据(数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
专任教师 | 4028人 |
正高级
|
1655人 |
副高级
|
1643人 |
全日制学生 | 53789人 |
普通本科生
|
32160人 |
硕士研究生
|
14463人 |
博士研究生
|
7166人 |
本科专业(办学权) | 132个 |
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 | 49个 |
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 | 59个 |
专业学位类别 | 37种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41个 |
校园 | 5个 |
广州校区(含南、北、东三个校园)
|
3个 |
珠海校区
|
1个 |
深圳校区
|
1个 |
附属医院 | 10家 |
国际合作学院 | 1所 |
国家级研究机构 | 27个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179个 |
地方研究院 | 9家 |
重大平台 | 6个 |
关键办学指标(数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
办学总经费增长迅速:2018年学校决算总收入超过75亿元人民币。
学校学科实力强,影响力突出:有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入选学科领域数量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并列国内高校第3位,其中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含双聘)20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5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6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55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效果逐步显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拥有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入选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
学生就业率(含国内外大学升学深造)、就业满意度等均居国内高校前列,毕业生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强: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逐年提升,超过一半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2019届毕业生到国内“双一流”高校升学超过2200人,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留学深造近1200人。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前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单位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就业率、就业满意度等均居国内高校前列。在校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2018学年,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获得特等奖2次、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中获得特等奖1次。
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共获得31亿元科研经费。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8项,居全国高校前6位;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二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获资助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学校建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
医疗规模和实力居全国领先行列: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7家综合医院,3家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度医院排行榜(综合)中,我校6家附属医院进入排名前100,附属肿瘤医院进入排名前50,附属第一医院进入排名前10;2017年度40个专科排行榜中,23个专科进入排名前10,7个专科进入排名前5,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其专科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培养目标: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在本科教育方面,学校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加快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科与专业、德育与智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科研与教学“五个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形成并强化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观念,不断提升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的投入,使得“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拓展,服务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办学理念,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弘扬“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学风。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为目标,以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硕博贯通培养,实施“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推动课程培育和科研训练结合,加大研究生国际交流资助力度,大力提升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培养学术精英;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行业实践和职业能力培养,培养行业领袖人才。
专业设置:中山大学现有本科专业办学权132个。
院系设置:学校共设有63个院系,其中:
广州校区:设有35个院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雅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识教育部)、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学系、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网络安全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逸仙学院、体育部、艺术学院、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
珠海校区:设有18个院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历史学系(珠海)、哲学系(珠海)、国际金融学院、国际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旅游学院、数学学院(珠海)、物理与天文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深圳校区:设有10个院系,包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学院、生态学院。
培养基地:学校拥有3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拥有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法学、经济管理、基础医学、临床技能、信息技术、公共卫生等, 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6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覆盖面广,研究生教育已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校之一。现有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专业学位,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6年组织开展的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表明学校学科总体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中山大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突出,根据ESI(基本科学指标)统计,学校有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入选学科领域数量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并列国内高校第3位。
学校科学研究紧密围绕“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面向”指导思想,通过大科研平台、大科研团队、大科研项目“三大”建设,积极推动各学科“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快速提升学校各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打造“精品文科、优质医科、扎实理科、务实工科”。
学校坚持科研条件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依托优势学科,汇聚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具有中山大学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学校现有1个国家高端智库、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个P3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当前,学校正在加快建设天琴中心、南海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子谱仪等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校之重器。
各平台建设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其中,“天琴计划”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培育;2018年国防科工局批准“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立项,国拨经费5000万元,这是迄今为止国防科工局唯一批复高校牵头且给予国拨经费支持的卫星项目,广东省配套支持1900多万元,卫星将于2019年底搭载发射;珠海市政府投资超6亿元支持“天琴计划”载荷研究基地、上山道路及激光测距台站的建设,2018年5月,我校自主研制的大孔径激光角反射器搭载“鹊桥”号中继星在西昌卫星发射场顺利升空;激光测距台站已建成,成功实现了对中高轨卫星和月球的激光测距;2018年6月,深圳市政府已批复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立项,总投资超过12亿元;2019年9月,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正式获批立项,总经费6750万元。
南海研究院以整合学校海洋多学科群研究力量、支撑海洋学科群发展、促进海洋多学科交叉为目标,并以此为核心联合多方力量建设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珠海)于2018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由珠海市政府6年投资60亿元建设,力争建成为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建成为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海洋创新基础平台,构筑成汇聚培养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打造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应用基地。12月26日,南方海洋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理事会成立大会成功举行,聘请陈大可院士担任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苏纪兰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9年4月27日,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9位院士和12位海洋领域顶尖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6月3日,南方海洋实验室首批共建单位签约仪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首批签约的包括自然资源部、教育部等部委科研院所和大学等10多家共建单位。
我校正在江南船厂建设中的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建成后将成为面向全校、全国乃至全球开放共享的多学科领域、多功能、多技术手段的海洋移动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将为学校海洋学科群建设和海洋高端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为提升国家海洋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科考船于2016年6月1日获教育部批复同意建造,同年11月科考船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教育部批准,2018年10月底确定由江南造船厂建造,2019年10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预计2020年底启用。
正在建设的精准医学科学中心成立于2015年8月,面向以临床为导向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整合中山大学丰富的临床资源,构建精准医学研究支撑体系,实施精准医学科学研究,开展疾病精准诊疗方案研究与制定,建设精准医疗集成应用示范体系,全面提升重大疾病、地域特色疾病诊治水平。2019年5月25日,中山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我校正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依托位于中国散裂中子源共同建设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简称中子谱仪)。中子谱仪作为首台材料动力学性质研究谱仪,建成后有助于填补我国空白,突破相关基础与应用领域前沿研究的制约,提升我国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利于吸引、凝聚一批各类领域的国际高水平人才,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物质材料研究平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发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创新驱动力。
学校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44项;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5项;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
科研产出协调增长,成果丰硕。近三年,出版了《夏书章著作选辑》、《李锦全文集》、《孙中山史事编年》、《“中国语言文学文库”丛书》、《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十讲》等丛书和著作,曾昭式教授《先秦逻辑新论》入选201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The Lancet》《Cell》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SCI收录论文数和论文被引用数逐年大幅增加。2016年,生命科学学院贺雄雷教授团队发表《Science》文章探讨前瞻性分子进化研究的前景与应用;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团队开发出再生功能性晶状体消除婴幼儿先天白内障的新方法,发表在《Nature》杂志;生命科学学院徐安龙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了六亿年前RAG转座子的“分子活化石”,为“人类抗体V(D)J重排机制起源于转座子的假说”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文章发表在《Cell》杂志。2017年度,张杰鹏教授、陈小明院士团队在化工分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在《Science》杂志;高嵩教授课题组解析人类MFN1片段的晶体结构并提出线粒体外膜融合机制模型,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Nature》杂志。2018年度,物理与天文学院罗俊院士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Nature》上发表最新测G成果,测出截至目前世界上最为准确的G值;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团队在《Cell》上发表成果,揭示特殊成纤维细胞亚群调控肿瘤干细胞新机制;中山眼科中心李旭日教授团队与比利时鲁汶大学Peter Carmeliet院士联手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血管研究的重要成果。
科研成果奖励斩获新业绩,宋尔卫教授团队的成果“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同时入围的还有罗俊院士团队完成且中山大学为合作单位的成果“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突出贡献奖共24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6项。
学校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服务国计民生。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领衔的中美国际团队研究成果——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再生功能性晶状体——细胞介导修复晶状体(A lens on cell-mediated repair)被列为2016年全球再生医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性成果。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领衔的器官移植团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并于2017年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打破了国际上器官移植传统理念,有望推动我国成为器官移植这项医学尖端技术的领跑者。生命科学学院苏薇薇教授团队研究化橘红成药性,促使当地形成超过十万亩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带动了广东省尤其是化州市中药材种植以及中成药生产等相关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帮助粤西北地区农户脱贫致富,其创新药物红珠胶囊以2000万元价格实施成果转化,是我校近年来签订的单项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的项目,标志着中山大学在新药研发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山大学共有三个校区五个校园,总面积达9.15平方公里,分别坐落广州、珠海以及深圳。广州校区南校园占地1.239平方公里,广州校区北校园占地0.208平方公里,广州校区东校园占地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571平方公里,深圳校区占地3.143平方公里(选址红线面积)。
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拥有纸质馆藏733.96万册(件)、电子图书218.17万册、电子期刊12.78万种、数据库 836 个、音视频资源20.58万小时。学校已建成了跨广州和珠海2座城市,覆盖4个校园的大型校园网络。基于IPv4/IPv6双栈技术构建,互联网出口带宽32Gbps(其中IPv6出口带宽为1Gbps),入网用户数约计57000,最高并发IP数量达64000。无线网采用独立组网模式,基于扁平化架构设计,覆盖四校园行政办公、公共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220多栋楼宇,部署无线接入点22000余个。
中山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着力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学风。
思政教育:学校党委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大思政”工作格局日趋完善。通过主题团日、班会、午餐会、专题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师生学习讨论超过1200余场。持续开展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学校积极探索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即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班建,创新学生党建,强化学生基层组织建设。
学校积极建设与第一课堂有机融合的第二课堂,探索推进“脸谱化”制定院系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截至2019年10月,学校共有153个注册学生社团,覆盖学术科研、思想理论、体育竞技、志愿服务和文化艺术等五大领域。
学校深入挖掘校园红色文化,先后编排“红色中大”三部曲之音画诗剧《中山情》、音乐话剧《笃行》。组织举办校园艺术节、校园原创音乐、五四星海之声研究生合唱比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艺术活动。
学科竞赛:学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增强。近年来,我校本科生已多次在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等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学术竞技中表现突出;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获两项特等奖并获优胜杯;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两项金奖和集体奖;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四项金奖、两项银奖,总分全国第三并夺得“优胜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总决赛中,连续四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创下了“四连冠”的优异成绩。
我校研究生积极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并在大赛中表现优秀。2019年,我校成功举办“案例中心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2支队伍获得一等奖,并获得大赛“最佳案例奖”和“最有价值队员奖”。
创新创业:学校坚持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办学优势,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深化应用类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创业人才,荣获“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团中央“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称号,形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科研成果转化到项目孵化和产业化的全链条覆盖,构建全环节渗透、全资源聚集、全体系服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中山大学已顺利入选国家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